《知否》明兰两次拒绝小公爷,并非不爱,这才是真正的原因

一个出身五品官员家的小庶女明兰,为何会两次拒绝小公爷?

须知在那个年代多少人梦寐以求,想攀上齐国公家这棵高枝,实现一夜间阶层的飞跃。

而明兰却将小公爷抛来的橄榄枝,一拒再拒。究竟是什么原因呢?

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:

小公爷,出身显赫,父亲是齐国公,母亲是从小养在太后身边的郡主,而且他自己,本身长得清秀俊逸,还是个上进的好青年,可谓是天之骄子,是多少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。

他在明兰家书塾读书时,被明兰的聪慧机敏,还有高颜值深深吸引,对明兰倾慕不已,看见她字写得不好,被老师罚抄书,就送给她上好的狼毫笔,平时也总是给她送些好吃好玩的东西。

明兰发现了小公爷对她不一样的心思,她每次都有意躲避,因为她心里明白,小公爷人品贵重,是个非常好的人,但是他们之间差距太大,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,是不可能在一起的。

一个是齐国公的小公爷,一个不过是五品官员家的小庶女,她们之间的门第相差如此之大,再加上小公爷的母亲郡主娘娘,眼高于顶,做人又特别好强,非常要面子,她不可能同意小公爷娶一个这样出身的人进门。

明兰这个堪称人间清醒的人,早早地,就看透了这一点,所以她一直拒绝小公爷,不希望让自己陷进这种不可能的幻想里,徒增烦恼与痛苦。

人,最要紧的就是要看清自己,认清本分,才不会做一些水里捞月,徒劳无功的事,给自己平添不必要的烦恼。

后来,在兵变之后,小公爷考中进士,这时的郡主也同意了他们的婚事,还亲自上门提亲,明兰这次,本来已经可以毫无阻碍嫁给小公爷了,但为什么她要再次拒绝小公爷呢,真的是因为心里没有他,不爱他吗?

我今天重刷了《知否》后发现,其实明兰心里一直都没有忘记小公爷,她只是活得太通透,把一切都看得太明白,也想得太透彻了。

小公爷得知顾廷烨要求娶明兰后,他和顾廷烨在酒楼大吵了一架,他想着明兰心里肯定是不愿意嫁给顾廷烨,甚至觉得明兰心里一直是有他的。

于是他自信满满地,大晚上跑到盛府去,想要劝盛家祖母劝退明兰,结果被小桃挡在门外,小桃说:

“老太太说小公爷不必浪费口舌了,当初你做的事她还没忘呢,盛家虽不是高门世家,六姑娘也不过是个庶女,却还是有些骨气,也不能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,传出去岂不是叫人耻笑,说要的是你,说不要的也是你,盛家门户虽小,但也是要脸的。”

小桃平时傻乎乎的,这个话一看就不像是她能说出来的,也不会是祖母说的,因为小桃一直是跟在明兰身边的,说话办事基本都是按照明兰的旨意办的。所以这番话,极有可能是明兰教小桃说的。

从小桃说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,其实明兰不是不喜欢小公爷了,因为如果明兰不喜欢小公爷的话,便不会说出这番带着气的话,但是明兰更在意的是做人的骨气,还有盛家的脸面。

丹桔看到明兰一直在门边站立许久,感觉到她满满的伤感,她就劝明兰说:其实,小公爷挺可怜的,姑娘,反正眼下老太太还没有答应顾家,要不。。。

明兰听到这话,虽然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难过,但是她一抹眼泪,关上门,跟丹桔说:丹桔,永远别向后看。

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,明兰心底深处依然还是放不下小公爷的,但是她对小公爷的爱,还不足以让她放下自尊心,放下家族的声誉,不顾一切,重新接受小公爷,所以她选择拒绝。

在那个年代,如果明兰真的选择重新和小公爷在一起,估计盛家和齐家都要成为街头巷尾,茶余饭后的谈资了,对于盛家这种把家族清誉,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清流世家,明兰是不可能愿意承担,这种已经可以预见到的后果。

因此,明兰拒绝小公爷,这是必然的。

明兰说的真对,人,永远不要向后看,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。

纵使过去有多么美好,总归已经成为过去式了,如果我们一直回头看过去,一味沉迷在过去的快乐或者痛苦中,难以自拔,早晚有一天,会被那些沉甸甸的过去压得喘不过气,那我们又哪里来的力气往前走呢。

所以,我们要学会:永远别向后看,一路勇往直前。

正如国学经典《了凡四训》中说的:“过去种种,譬如昨日死,从后种种,譬如今日生。”

最后,愿我们都能够做到卸下面具,放下过去的包袱,活出现世的自我。